杭州日报: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出口信用保险” 政策性保险持续发力护航杭企“走出去”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出口信用保险”一词几乎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都会出现。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外贸继续回稳向好。落实和完善进出口政策,推动优进优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对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
近年来,围绕服务国家开放型经济,出口信用保险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收汇风险保障和融资支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有效承担并化解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
去年5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与杭州市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专项签署了《支持杭州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战略合作协议书》。
记者了解到,今年浙江信保将继续为“走出去”企业护航,让他们放心大胆接订单、拓市场,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转型升级,从而全力服务杭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外贸回稳向好。
为我市2000多家企业提供差异化护航服务
2000多家出口企业,出口规模大小不一,从出口上亿的规模型企业到出口额几十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他们的需求是截然不同的。浙江信保营业部由此制定了差异化的增值服务举措。
针对小微企业风险意识弱、抗风险水平不高的特点,浙江信保营业部专门成立客户专享服务小组,为小微客服提供专项服务。通过举办小微专场服务会、定期发送国际贸易风险预警信息等多种措施提升小微风险理念;为了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便利化,浙江信保营业部还将通过产品升级,为杭州市近1000家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对于中大规模的出口企业,浙江信保营业部在保障中大型客户收款安全的同时,着力于为中大型客户开拓新兴市场、转型升级提供服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大规模出口的企业,会积极争取政策资源,利用国家资源为企业的新兴市场海外客户新增授信,支持企业海外接单。而对于有能力“走出去”的企业,会提供在海外投资、成套设备出口、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的项目信息咨询、风险保障的服务。
围绕“一带一路”做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后盾”
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重点提及“实现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应保尽保”。据浙江信保营业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装备制造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进入门槛高,市场竞争以行业巨头之间的竞争为主。由于投资大、回收期长,对于企业而言,不仅风险高,资金压力也很大。“我们将继续强化服务保障和风险防控,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和服务,充分发挥‘强后盾’的作用。”
据浙江信保营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实现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浙江信保营业部积极落实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安排,在提供风险保障的同时发挥融资促进功能,加强与银行的合作,积极为企业与银行牵线搭桥,缓解企业融资压力,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为企业承接更多海外订单解决资金需求。
同时,浙江信保营业部还为杭州市“走出去”企业搭建免费的项目信息平台,帮助企业寻找、挖掘投资机会。
目前,浙江信保营业部已经建立了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线下“走出去”交流会、“一带一路”政策介绍会,分享各企业海外工程的项目经验、风险控制手段及最新的承保政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服务。
大力推广电子化操作预计惠及千家企业
2016年浙江信保营业部支持了我市180亿美元的出口,随着业务规模不断发展,为了为企业提供更为简便、高效的服务,浙江信保营业部将大力推广电子化操作,致力于推广电子化项目实现系统对接,线上投保操作,线上资信调查,线上预警信息查询、线上报损等电子化项目,预计惠及近千家企业。
浙江信保营业部还推出了“EDI”信保通服务项目,推广中大型企业系统与中国信保系统的对接,企业在自己的系统操作时可以同步完成向中国信保的投保操作,同步实现了企业与中国信保数据的定期互换,对企业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
针对我市跨境电商企业,浙江信保营业部在杭州综试区“单一窗口”平台上开辟了“中信保跨境保”,电商企业可以在“单一窗口”平台上实现线上投保、资信调查、查询风险预警信息。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开年不到3个月,浙江信保营业部就接到了近200起案件,涉案件金额高达3500万美元,海外风险居高不下。
为给遭受收款损失的出口企业提供更快、更好的理赔服务,浙江信保营业部进一步梳理了内部的理赔流程,推广理赔线上服务功能,开通电子单证网上报损功能。
网上报损功能的开通,意味着企业在获知海外风险发生需要向中国信保报案时,就可以在中国信保为每个企业专门开通的专属信保通平台上填写相关信息,通过电子单证线上提交第一时间告知中国信保。
浙江信保营业部相关人表示随着不断推广电子化项目,预计今年可以惠及1000多家企业。